不管是我們國家還是全球的紡織大國,今年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有一定的起伏,在這個社會上,每個行業中都有好有壞,有失意有得意,很多局面是我" />
印度VS泰國的服裝現狀
不管是我們國家還是全球的紡織大國,今年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有一定的起伏,在這個社會上,每個行業中都有好有壞,有失意有得意,很多局面是我們沒有辦法控制的,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我們自身的問題所在,今天服裝訂做的情況也不是很樂觀,東莞制衣給大家說一些資料,大家就明白了。
當歐美經濟蕭條和生產成本攀升成為共同的壓力時,各國紡織業長期以來積累的競爭優勢和發展弊端便開始逐漸顯現。近期,東南亞各大紡織品制造國紛紛交出上半年或上一財年出口成績單,從漲跌幅度不難辨出誰得意誰失意。而在數據之外更值得業界思考的是,這些新興紡織服裝制造國需要具備怎樣的競爭力才能承擔起訂單轉移的大任。
代表國家:印度VS泰國
綜觀東南亞幾大紡織服裝制造國的出口情況,今年以來,印度的表現尤為突出。印度商務部長簡拉奧先生說,印度紡織服裝企業未來幾個月的出口訂單已經處于滿負荷的狀態。即使歐洲市場形勢低迷,但該國紡織服裝出口預計仍將實現405億美元目標,高于上一財年的340億美元。
與印度相比,泰國紡織業在外部市場拓展方面顯得固步自封。過度依賴歐美市場的泰國紡織服裝業出口出現了15.6%的大幅下跌。泰國紡織工業協會董事班提表示,由于受到歐洲經濟危機沖擊,2012年泰國紡織業訂單持續減少。未來一段時期內,泰國出口商需自我調整,關注如東盟和日本等購買力高且呈持續增長勢態的市場,以此彌補歐洲市場的萎縮。
印度紡織服裝業的穩定增長得益于行業長期以來積累的優勢。首先印度擁有豐富的原材料供應,有助于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控制成本,縮短交貨時間。其次紡織服裝行業的熟練勞動力充足,7000多個工廠、1100萬名工人使得行業的生產運轉能夠得到保證。除了上述兩點外,印度紡織服裝業善于拓展新興市場的特點也造就了行業的逆市增長。目前,歐盟和美國兩大市場總共占印度紡織服裝出口總額的65%。為了減少對歐盟和美國等傳統市場的依賴,今年上半年,印度紡企嘗試探索新市場,如俄羅斯、日本和一些拉美及非洲國家。為助力企業開拓新市場,印度政府也推出了市場發展援助計劃和市場準入倡議計劃,具體措施包括為出口商提供財政援助。